我要的是葫芦教案

时间:2024-11-09 08:22:16
我要的是葫芦教案

我要的是葫芦教案

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,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,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。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?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要的是葫芦教案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
我要的是葫芦教案1

教学目标:

1、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。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。

2、理解课文内容,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。

3、继续培养学生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。

4、使学生懂得不能忽略一些细小的问题,并且懂得有错就改,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。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,不能孤立地看问题。

教学重点:正确认读生字,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。

教学难点: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。

教学设计:

第一课时

教学过程

设计意图

一、创设情景,激趣导入。

1、师:同学们,你们见过葫芦吗?能把你知道的有关知识说给大家听吗?

2、师出示葫芦图片,补充简介葫芦。

3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葫芦的故事——《我要的是葫芦》(板书课题,生齐读课题。)

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?生自由发言。

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本课。

开放性问题的提出让学生畅所欲言,从整体上感知本课。

二、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。

1、自读读课文,让学生边读边标出生字,画出新词。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。

2、同桌开展相互间的学习。

(1)打开课后的生字表,分别读一读,如果读得不正确,进行纠正,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,读准字音。

(2)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,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义,利用工具书查一查,看看解释。

3、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。

教师出示生字卡片,让学生读一读,指名读,开火车读。

4、分段朗读课文。

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,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。

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字,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。

三、小组讨论。

1、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一遍课文,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?

2、把你自己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。

3、派代表说一说。

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,让学生学会互相帮助,通力合作。给学生更多的展现自我,实现自我,体验成功的机会。

四、汇报交流。

(一)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,生汇报时师注意适时指导一下几个重点:

1、第一自然段:

指导学生了解葫芦长的什么样子?

重点理解在“藤上挂了几个葫芦”这句话中,为什么用“挂”而不用“看”或其他的词。(用“挂”生动、形象、准确)理解句子“那个人每天都去看几次”(说明种葫芦的人非常喜欢小葫芦)

2、第二自然段:

了解蚜虫对葫芦有什么危害?

种葫芦人的心理,他不治虫的原因的理解:盯着、自言自语

指导朗读,我的小葫芦,快长啊,快长啊!长的赛过大南瓜才好呢!(用急切、赞叹的语气)

3、第三自然段:

重点指导朗读,用反问奇怪的语气,体会他不听劝告,满不在乎的心情。

4、第四自然段:

理解“更多了”“慢慢的”“一个一个都落了”让学生充分体会种葫芦人内心的沮丧。指导学生用后悔、无奈、缓慢的语气读。

(二)表演这个小故事。

比一比那组同学演得好。

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,尽量肯定他们有价值的意见,给予表扬。

把朗读作为孩子们抒发自己心中感悟与品味语言的最佳方式。

通过表演进一步地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心理,入情入境的表演使学生更好地揣摩人物的语言和语气。

五、拓展延伸。

1、小组讨论: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,会想些什么呢?

2、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。

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?(这个故事告诉我们: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,如果只顾葫芦,不管叶子,到头来,葫芦也长不成。)

3、续讲故事:第二年,他又种了一棵葫芦,……

4、指名讲故事。

加深并巩固对课文的理解,并同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。

第二课时

1、认读本课生字卡片,组词,并说句子。

2、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,如何把字写好看。

3、指导重点字的书写。

挂:右边的“圭”由两个“土”字组成。

邻:左右结构,左边是“令”,不是“今”。

居:认识“尸”(尸字旁)。半包围结构。

4、学生独立描红书写。

流记字方法,相互学习,相互补充。并及时提醒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。

我要的是葫芦教案2

教材简析

《我要的是葫芦》是一篇看图学文,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,不知道叶子与果实的关系,只盯着葫芦,而不管叶子上的蚜虫,结果葫芦都落了。它告诉读者,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。课文语言朴实,用词准确,与之对应的两幅图画,主题鲜明,形象直观。教学这篇课文,要在指导学生看懂图意、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,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,从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、分析事物的能力。

教学目标

1、会人6个生字。

2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体会反问句、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。

3、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。

教学重点

学会生字词,理解课文内容。明白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。

教学难点

懂得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道理。

教学准备

1、小黑板一块。

2、葫芦图片一张。

3、课文插图两张。

4、生字卡片。

板书设计

húlu

téng

8我要的是葫芦

高兴

哇(娃

蛙)

伤心

dīng

lín

小黑板内容:

有几个虫子怕什么!

有几个虫子不可怕。

叶子上的虫还用治?

叶子上的虫不用治。

教学流程

一、看图导入。

(出示葫芦图片,引出生字葫芦和课题)

小朋友,认识这是什么吗?(葫芦)今天,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寓言故事。(板 ……此处隐藏15354个字……?学生回答后,引出关键词句:有几个虫子怕什么?叶子上的虫还用治?,和盯的品析。 最后进行分角色朗读练习。先让学生自己选择,你想读什么角色的内容,然后老师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读,再让男生和女生对读,接着让学生分小组分角色读课文,来读出那位种葫芦的人满不在乎的语气,和后来不听邻居劝告,结果没有收到葫芦后悔的语气。学生读得兴趣盎然,对课文也非常熟悉了。

我要的是葫芦教案14

教学目标

1、 通过朗读识记,自主交流,正确认读“葫、芦、藤、哇、盯、邻”6个生字。

2、 通过感情朗读,体会反问句,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。

3、 利用看图比较,朗读体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,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。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。

教学重点:正确、流利,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并体会体会反问句,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。

教学难点:知道叶子与葫芦的关系。懂得事物之间有联系的道理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 导入揭题

1、师:今天,老师先给同学们来一个现场的简笔画表演。板画葫芦。

2、板书:葫芦。引导学生注意字形。指名学生读,提醒学生“芦”在“葫芦”一词中读轻声。

3、了解葫芦。幻灯出示插图一,在图旁边依次出示相关词语:葫芦叶、葫芦藤、葫芦花、小葫芦。引导学生读准上列词语。

穿插学习“藤”。你还知道什么藤?

4、补充课题。今天我们学习一个跟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《我要的是葫芦》。学生齐读课题。

二、初读课文

1、听看课文音像,说说课文讲了什么故事。

2、自读课文,自学字词,要求:一边读,一边做好读书记号。

①标上自然段序号;

②圈出难读的字词;

③不懂的词句用“——?”标出来。

3、检查自学情况

①指名逐段读课文;

②注意:邻居 盯着 自言自语

③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。

三、品读感悟第一、四自然段

1、学习第一自然段,感悟葫芦的可爱。

①出示第一幅插图:图上画了什么?

②课文哪一自然段写这幅图?

③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。这里的葫芦怎么样?试着填一填:

( )的葫芦叶

( )的葫芦藤

( )的葫芦花

( )的小葫芦

指导读好第二、三两句话。

④看图,种葫芦的人喜欢小葫芦吗?你怎么看出来的?我们还可以从课文中的句子当中看出,找出这样的句子,用“——”划出来。

⑤学生找出后,幻灯出示第四、五句。你喜欢吗?读好这两句。

⑥他多爱自己的小葫芦啊!可是最后的结果呢?

2、学习第四自然段,了解葫芦的结果

①出示插图二,说说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一样?

②看看课文的最后结果是怎么写的?指名学生读。

③看到这个情景,你心里有什么想法?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。

④本来绿绿的葫芦叶变黄了,连原本可爱的小葫芦也变黄落下来了,究竟是为什么呢?

四、品读感悟第二、三自然段

1、自由读第二、三自然段,从故事中找答案。

2、学生自由谈话

3、分角色朗读练习

①找出种葫芦的人想的说的话,用“ ”划出;邻居的话用“——”划出来。

②逐句指导读好

③指名分角色朗读(多种形式)

④采访种葫芦的人:当叶子长了一些蚜虫时,你为什么不治一治呢?邻居劝你治一治蚜虫的时候,你为什么不听劝告呢?

4、读读下面两句话,猜猜这个种葫芦的人的想法。

有几个虫子怕什么!

他认为:

叶子上的虫还用治?

他想的是:

5、他想得对不对?大家讨论一下叶子上的虫到底要不要治?

6、教师在学生谈论的基础上补充有关知识:叶子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,植物通过叶子吸收太阳光和二氧化碳,再与根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,产生有机物,成为植物的营养,叶子死了葫芦也活不了。

7、教师和学生合作读。

五、课堂扩展

1、想象:那个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,会想些什么?

2、续编故事:第二年,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。他每天都要去看几次。有一天,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,心里想:————————。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:“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!”

没过几天,叶子上的蚜虫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。小葫芦慢慢地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。

我要的是葫芦教案15

教学内容:

小学第三册语文第14课 P63-64

设计理念:

本课是一个有趣的故事,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,不能独立孤立的看问题,设计本节课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,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具为课堂教学提供生动、活泼的教学情境,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乐趣,进入爱学、乐学的活动中。

教学目标:

1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
2、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的之间的联系。

教学重难点:

重点:正确、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。

难点:了解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,不能孤立地看问题。

教具准备:

实物葫芦、教学挂图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复习引入。

1、认读生字词。

2、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?

二、学习课文第一段与第四自然段。

1、出示教学挂图1并说说挂图的内容。

2、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并填空。

(种葫芦) ( ) ( ) ( )

3、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。

4、积累词汇。

( )的小花 ( )的葫芦藤

( )的小葫芦 ( )的叶子

5、这些葫芦后来收获了吗?这课文哪一段写了这个情况?

6、读第4自然段,质疑:小葫芦为什么变黄?为什么一个一个都落了?

三、学习第二、三自然段。

1、读2、3自然段。

2、葫芦的叶子有什么变化?种葫芦的人对待叶子和葫芦的态度是怎样的?把有关的句子做上记号。

3、理解“自言自语、赛过、邻居、光、盯着”这几个词语。

4、指导朗读2、3自然段。

5、解疑:因为不治蚜虫,小葫芦变黄了,所以一个一个都落了。

四、理解文脉。

1、齐读全文。

2、说一说葫芦先长得怎样?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?结果怎样?

3、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?

(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,不能孤立地看问题)

五、巩固延伸。

回家后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。

《我要的是葫芦教案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